农大主页 校内平台 农大邮箱 网关登录
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各学院推荐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5-2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字号:[ ]


  2021年将举行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们诚挚邀请各学院推荐符合要求的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团队参与这一盛事,“敢想会创”,同场竞技交流,探索用创新的方式合作应对全球危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 

一、参赛要求

  参赛项目根据主赛道国际项目要求进行报名参赛(详见附件1)。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

二、参赛方式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2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

  参赛团队所有成员须是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参赛院校为团队负责人具有学籍或学历的国外院校。(国外院校是指设立在国外、有独立办学资质、可独立授予学生国外学历或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及专科院校。具有国外院校学籍是指已在国外院校注册、且具备获授国外院校学历或学位的资格。)

三、参赛组别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等,分为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 本科生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1年4月1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及成员须均为在校本科生或专科生。

  2.研究生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1年4月1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且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须为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

  3.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且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定代表人。

  4.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8年3月1日前注册);或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含2轮次),且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 

四、动物医学院工作安排

  国际参赛项目采取线上报名、线上路演等方式比赛,所有推荐邀请项目均需要完成网上报名及向学校上报项目信息。

  1.学院汇总报送

  拟参与本届大赛的国际参赛项目,请填写“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参赛邀请情况汇总表”(见附件2),并命名为“国际赛道项目汇总表+联系人”,于5月30日12:00之前发送至邮箱2019305010307@cau.edu.cn。

  2.参赛报名

  各学院将协助参赛团队,在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http://www.pilcchina.org/)登录注册后,报名并提交参赛材料。报名系统的开放时间为北京时间2021年6月1日0点,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1年7月25日24点。

五、校内奖励机制

  1.各参赛项目以各个学院为单位进行推荐邀请,学院成功邀请10个(含)以上国际参赛项目并通过资格审核,学校奖励邀请学院1个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初赛直通名额(名额不累加)。

  2.学院邀请的国际项目入围国赛总决赛,每入围5项,奖励邀请学院1个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赛总决赛复活名额(名额可累加)。复活名额项目入围高教主赛道总决赛网评,但不能直接获得铜奖。

六、其他

  本通知所涉及奖励机制的最终结束解释权归中国农业大学“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所有。

七、联系方式 

就业创业办公室:赵鸿健

办公电话:010-51422707

电子邮箱:zhaohongjian@cau.edu.cn

学院联系人:潘伯阳 王忆文

联系电话:62733704  18158672796

电子邮箱:pby@cau.edu.cn 2019305010307@cau.edu.cn

附件1:英文版-关于各学院推荐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的通知.pdf

附件2: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参赛邀请情况汇总表.xlsx


中国农业大学“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2021.5.27

 

附:常见问题汇总(Q & A) 

Q1.哪些人员可以参加国际赛道? 

A:参赛团队所有成员须是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的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6年3月1日之后出生)。

Q2. 国际参赛项目到哪里去报名? 

A: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

Q3. 参赛项目团队的人数有何限制? 

A: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2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项目可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团队成员。 

Q4.学生在国外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现为国内院校硕士或博士在校生,是否可以参加国际赛道? 

A: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须以国内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内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中国大陆参赛项目”。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5.学生在国内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现为国外院校硕士或博士在校生,如何参赛? 

A: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须以国外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6.学生参加国内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同时具有国内外两所院校的学籍,如何参赛? 

A: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可以国内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内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也可以国外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7.参赛人已毕业,同时具有国内外两所院校的学历,如何参赛? 

A: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可以国内院校的学历代表国内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也可以国外院校的学历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8. 参赛人已在国外院校毕业,没有国内院校就读经历,如何参赛? 

A: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可以国外院校的学历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5 CAU CV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学 网络技术中心 校备案号:305_1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