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4月20日下午,动物医学院双周三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在学院401会议室召开。本次培训邀请到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系主任安文军副教授与副系主任陈刚副教授作为讲座嘉宾,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分别与学院师生分享了对中国古代诗文和当代电影文化的感受和看法。动物医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鹏主持讲座,分党委书记李青山,副院长郭鑫教授及本科生、研究生各级党支部书记等参加培训。
陈刚老师以“商业类型与自我表达的博弈:当下中国电影文化消费”为主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以同学们熟悉和喜欢的电影为例,一同与在场的师生观影赏析,通过视觉冲击与专业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市场的观影需求和电影类型的内涵。陈刚老师指出,电影不仅是艺术,更多的是向大众传播思想的一种通俗途径。谈及当今电影市场充斥着很多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快消类型电影时,他认为电影艺术不应该“献媚于大众的低级趣味”,鼓励同学们多去关注一些有自我表达和人文情怀的电影,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随后,安文军老师以“中国文学之美:在古代诗文中感知生命”为主题,通过对三组古代诗歌的赏析,从生命的阔大与卑微、生命的追问与超越、生命意义的探寻三个层面激发大家对文学感发生命力量的思考。安文军老师谈到,与科学将生命视为客体的观照不同,文学是人类对主体内在生命的感知,这种感知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人与宇宙、自然的丰富关联中呈现的。他还指出充盈的生命感知恰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学感知生命,也可以喧嚣浮躁的社会中获得一种宁静的力量,希望同学们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书,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本次培训持续到下午五点三十分,同学们对当前的电影文化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古典文学之美,并得到了一些阅读的经验。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和两位老师交流关于电影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一些问题。几位同学在交流时都表示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文学艺术和人文社科的兴趣,学院组织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获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郭鑫副院长和李青山书记谈了对本次讲座的感受,认为文学艺术有利于情商的培养,有利于拓宽视野和提升思想境界,这往往是综合型、领袖型人才胜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希望同学们在科研学习之余,能多汲取人文社科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营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也是学院多次举办人文艺术专题学习的初衷。
附:本次双周三学习嘉宾简介
陈刚 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媒体传播系副主任、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电影文化产业、电影摄影艺术创作、纪录片创作等方面的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史(1896-1937)》,主持及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广电总局等省部级项目多项。2015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安文军 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后,媒体传播系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艺术、乡村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化研究》《新闻界》等刊物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传播学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中国乡村传播学》、《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等乡村传播专著;主编《写作学教程》、副主编《人文素质教育总论》等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