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风采】陈崇霄: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雷雨的凉意透过窗户,安静而温暖的咖啡厅里,他穿着简洁的黑色运动服,微黑的皮肤展现出他丰富的旅行经历。眼前这个酷爱旅行的青年就是今天的专访对象——公派出国前往佐治亚大学攻读家禽科学的优秀毕业生陈崇霄。
“准备出国的话必须要丰富自己的背景”采访过程中他这样对笔者说道。他的确有着令人羡慕的背景:09—10年担任班级团支书,10—11年国旗班团支书,11—13年学院本科09级党支部书记,2011年首都优秀社会实践小队副队长,发表SCI三作论文两篇,中文核心期刊一作论文一篇,连续多年获得奖学金。在他的个人简介里,获奖项目占了满满的一页。他笑着说:“我什么活动都去掺了一脚。”
学习、工作、旅行、摄影,陈崇霄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然而他更希望换一个新的环境,感受不一样的人和事。他说:“我放弃了保研选择出国,冒了很大的风险,一旦失败我最后会什么都没有。”保研是光明而平坦的大道,他却毅然选择走向那未知的出国之路。尽管现在留学服务发展飞速,他却选择DIY。“留学中介可以让人省心,但这个过程会比较程序化,能否遇到负责的老师也要靠点运气,而且价格比较昂贵。”DIY,没有经验,他自己摸索。但是现在他已然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断向笔者分享他的省钱小妙招,也给出了许多语言考试的建议:如果有出国意向,应尽早选定学校,根据导师的方向安排大学阶段的背景提升,学会主动获取信息;语言考试最好是先考完一门再开始另一门的复习,最好不要穿插进行两门考试;语言考试的复习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但是课程不能取代个人的刻苦努力。就算不求结果,他准备出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个让你了解自己的过程,在向学校、导师推销自己的过程中你会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戳破泡沫,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了准备语言考试,他全身心投入了枯燥乏味的的单词记忆中。“背单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毅力和心态的考验。”然而他早已在国旗班西区集训1个月、坚持早晚训1年的经历中学会了坚忍。“就像站军姿那样,快坚持不下去了再坚持一会,不知不觉就站了两个小时。”同样需要坚忍的还有大学生创新计划的论文。论文在他与导师之间互传了十几次,每一次他都认真地去修改,甚至在考托福的前一晚,他还在修改他的论文。他用近两年的时间去接近那个异域的梦想,期间繁杂的材料准备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如何能走到今日这一步?
有得必有失,公派出国留学,光环四射的荣耀不是不需付出代价的。“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你要权衡好利弊,批判的去思考。”他告诉笔者,留学生活也许会让人感觉孤独,会引发心理问题;离国之后再回国,人际圈子需要重新建立;对于女生来说,青春的代价也是要考虑进去的。
出国之路艰难险阻,幸而他有互相扶持的师友。他列举了一长串的名字,都是当初曾帮助过他的人,话语里洋溢着温暖与感激。
一段经历对未来的影响是未知的,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自己,才有改变生命轨迹的可能。“越是害怕的东西越是你需要面对的,越是痛苦越是成长的时候,”他说,“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编辑:何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