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职业的最好诠释。当代,高校教师还被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责。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有这样一支由六位老师组成的猪病教学与科研团队,他们是杨汉春、郭鑫、韩军、盖新娜、周磊和张永宁,他们既是师生,又是同事,如今“老中青同堂”,薪火相传,言传身教,共同担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任。
一、潜心教书育人,薪火相传,桃李满天下 杨汉春教授是这支团队的创始人,他自1987年起,开始为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主讲《兽医免疫学》,相继主讲硕士研究生《兽医免疫学进展》和博士研究生《预防兽医学专业Seminar》等课程。杨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教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杨老师三十六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特别注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每一位学生收获颇丰,深受学生喜爱。2005年,由杨老师主讲的《兽医免疫学》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杨老师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2008)、“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2008)、“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2)等荣誉。据不完全统计,杨老师教授过的本科和研究生已超过两万余人,其中很多学生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重要工作岗位的主力军,为兽医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杨老师十分注重教材编写与修订工作,主编《动物免疫学》第一版(1995)、第二版(2003)和第三版(2020),其第二版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北京市精品教材,其第三版获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 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杨老师始终坚持以培养青年教师为己任,为教育教学传承培养后备力量。郭鑫、盖新娜、周磊、韩军和张永宁五位老师先后加入团队,形成了今天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师德传承,才有了教育路上的薪火相传,才有了“长大后我成了你”的接力奋进。杨老师时常教导年轻教师:“讲课是一门艺术,一方面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而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用心琢磨”。为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杨老师经常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进课堂听年轻教师讲课,对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郭鑫老师2001年留校任教至今先后主讲过《兽医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畜禽疫病诊断实验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曾两次被评选为“中国农业大学魅力教师”,先后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名师”、“中国农业大学班主任标兵”、“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和“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盖新娜老师2005年留校任教,承担本科生《兽医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2010年,周磊老师留校任教,承担《兽医微生物学》、《分子病原学》和《预防兽医学专业Seminar》的教学工作。2015年,韩军老师作为校引进“杰出人才”加入猪病教学科研团队,主讲研究生课程《Science of Virology》,参讲《预防兽医学专业Seminar》和《兽医科学进展》。2019年,张永宁老师作为校引进“优秀人才”加入猪病教学科研团队,参讲本科生《兽医免疫学》和硕士研究生《兽医免疫学进展》。从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天起,团队各位年轻老师就定下目标,以杨老师为榜样,铭记杨老师谆谆教诲,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教学过程中互帮互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特色,在全校课程评教系统的评分中名列前茅。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取得了骄人的教学成绩,如《兽医免疫学》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2007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预防兽医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2009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2010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等。 二、专注科学研究,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作为学科带头人,杨老师带领团队长期以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为研究方向,聚焦严重危害生猪产业的病毒性疫病,围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丁型(δ)冠状病毒病、非洲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疫病的分子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变异与致病、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杨老师于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并获得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和获批农业农村部动物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创新团队(2011)、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13)、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3)、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等荣誉称号。团队在国内外猪病研究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2018年,杨老师担任大会主席,首次在中国成功组织和举办第25届国际猪病大会(IPVS 2018)。团队已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PLoS Pathogens、Autophagy、Journal of Virology等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项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杨老师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余名。 各位年轻老师的成长进步,离不开杨老师的耐心指点与精心培养。“不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学生管理方面,杨老师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倾囊相授”。在这样浓厚的“老带新”教学科研氛围中,年轻老师不断汲取专业素养和工作动力,迅速成长为积极上进、勇于钻研、业绩突出的青年教师。韩军老师入选中组部“***”青年项目(2016),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20)。
三、密切结合生产,服务生猪产业,心系三农 作为猪病专家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研究室主任和岗位科学家,杨老师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为生猪产业管理、生产与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授课,另一方面经常亲临生猪产业第一线开展猪场疫病诊断、指导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防控和净化,解决猪场疫病防控存在的实际问题,得到业界、同行和养殖户的高度认可。 杨老师担任农业农村部动物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猪病专家组组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国家和行业科技发展和科技项目指南的顶层设计,为行业部门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建言献策,在围绕行业发展、行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以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努力承担起兽医科技创新和知识传播的社会责任。 在杨老师敬业精神的感召下,团队各位年轻老师正铆足干劲,不忘初心,牢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接好接力棒,做好薪火相传,在教学与科研道路上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奋力谱写猪病团队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