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主页 校内平台 农大邮箱 网关登录
首页
>> 新闻消息 >> 通讯消息
跟党走 扬师德 育新人|董玉兰:继承“解剖”学科传统 构建多彩育人课堂

发布日期:2021-06-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动物医学院字号:[ ]


董玉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常务理事。教学上主讲本科生动物解剖学、家畜解剖及组织学、研究生机能形态学等7门课程。科研上主要从事肠道黏膜免疫和神经免疫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横向课题2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研究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年,参加);发表文章100余篇。参译国家重大出版工程著作3部,副主译《家畜兽医解剖学教程与彩色图谱》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主编教材1部,参编“十一五”国家级教材4部。获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1项(2006年)。相继荣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0,2015),中国农业大学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2013),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16)、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0),第一届中国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0),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1),入选首批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课程思政类决赛(2021)。

师德传承,育人为根

董老师博士求学师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专家陈耀星教授,导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的踏实工作精神深深影响着她。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学教研组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创始人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苏联生物学博士的中国学者——张鹤宇教授。1949年张鹤宇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军事接管联络组组长,负责北京大学所属文、理、农、医等6个学院的接管工作。1949年10月,清华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张鹤宇为北京农业大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在建校后成立了家畜解剖教研组,为新中国家畜解剖学和兽医监床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带领青年教师,在兽医楼门厅内一块不到两平方米的墙角处,进行海狮的解剖学研究,他的言传身教,令从事教学和科研的青年教师们受益匪浅,他的爱国精神、重视教学、科研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一辈又一辈的兽医人。

目前人人动手制做教学标本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家畜解剖学教研室的技术人员和教师的一项优良传统。尽管制作标本时,需要对着散发着尸味的动物本体进行剥离、观察、研究,尤其是有一些标本需要进行甲醛防腐固定,不仅脏,而且有致畸、致癌的危险。但董玉兰老师从来不怕危险,她利用专业知识,采取专业防护措施,自研究生起,就坚定不移的在解剖组织学领域专心学习,大胆心细从事该工作21年。在陈耀老师的带领下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专著译著20部,著作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主讲课程动物解剖学相继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首批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课程教学成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甘愿做红烛,点亮学子心灵之光

在日常生活中董老师平易近人,在校园中相遇时她总是会和蔼可亲的与同学们打招呼。乐观积极,努力且认真负责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她总是秉承着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的态度做好每件事。与同事相处友好,待人真诚,积极主动帮助他人,并且经常与学生交流谈心,倾听学生的烦恼并耐心进行疏导。

“对每节课负责而精心准备,对每个学生负责而倾注爱”是董老师的一贯追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董老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多样,舍弃”“填鸭式”教学方法,主张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因材施教,不以成绩好坏区别对待学生,课程考核方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多元化绘图,让有绘画基础的同学找到学习的乐趣,让喜欢电脑游戏的同学将电子和绘图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极大提高教学效果,每年都有一幅幅精品,制作动医文化长廊,成为动物医学院的一道专业特色风景。其创新教学方法荣获第一届中国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除师生关系外,董老师更像是长辈一样陪伴关心学生,解剖实验课上有同学因过敏发生了哮喘,董老师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送去医院。了解情况后发现该同学对甲醛过敏,之后便单独给这名同学进行辅导,不让其接触甲醛。还有一名女同学由于低血糖在解剖实验课上晕倒,董老师不仅当时立即让人送她去医务室,之后也一直关注该同学的情况,并叮嘱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董老师在学生们的心里不仅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更像是亲密的朋友。课堂之下的董老师幽默风趣,紧跟时代潮流,经常与同学们聊热点话题与,与大家互相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董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喜好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并及时跟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所想,默默奉献,甘愿做学生前进的引路人。董老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一套“爱+恨”之法,经常对学生说,“我要最大限度激发你们的学习能力,又要保全你们的心智发展”,“我们首先要保证身心健康,然后开足马力去工作”。

跟党走,将思政融入教学,将课堂回归育人阵地

作为一名党员,董老师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课堂中有她的影子;学校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能听到她的声音;党员先锋论坛中能听到她的真知灼见;建党百年合唱比赛中有她的身影;跟党走,将思政融入教学,将课堂回归育人阵地。荣获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0),并被全院师生选为中国农业大学第四届党代会代表(2020)。早在2017年,随着社会上一些不良师德师风、学生不良言论的出现,董老师敏锐的意识到要加强师德自律,守好课堂思想教育阵地,立即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探索,承担了多项课程思政类教学改革项目,并入选首批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课程思政类决赛(2021),全国很多学校有她分享课程思政的足迹。作为一名兽医工作者,她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她将“发展兽医科技,保障人类健康”作为自己从事兽医的初心和使命,并且在这条路上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课堂上,思政点滴融入,教育学生的感恩之心,每次进行动物解剖实验前,与学生一起清洁动物身体、默哀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饱含感恩,感谢为教学事业献出生命的实验动物。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尊重实验动物,懂得感恩;通过讲解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引导学生感知生命不易,感恩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学生深刻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正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在讲到心脏的解剖结构时,全身的静脉带着细胞新陈代谢的“废弃物”都汇集到了心脏,心脏通过肺脏的呼吸作用,又把营养丰富的动脉血泵向了全身,给其他器官提供营养。董老师把心脏比喻成身体的爱心之家,这个家有4间卧室,每个卧室的功能、窗户、门的结构;同学们很感兴趣,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身体之家,同样,我们的国家也是这样,为我们能够美好的生活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只有我们热爱她,建设她,祖国才能更加强大,成为我们未来的避风港。

在讲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时候,神经系统是调控我们全身的“中枢中心”,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各个器官密切合作,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如果垂体的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将出现侏儒症,如果分泌过于旺盛,将形成巨人症。我们国家统一也是一样,每个地方省份、每个人也要协调合作,反对暴力、冲突,否则也会出现“国家病”。内分泌功能正常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世界观、人生观等,长期的消极悲观致使内分泌失调,可能出现焦虑、抑郁、不孕不育等各种身体机能障碍。她告诉同学们每个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现生活中的积极的一面,多看生活中的真善美,不能让一陋病残叶屏蔽了满山的鲜花绿树。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虽具有多重身份,但董老师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科研人。从生产出发,发现生产中的科学问题,做好科学研究,解决生产问题,以研促教,才能在课堂上培养具有高阶能力的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祖国富强的建设者。董老师相继主持5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作为骨干参加863课题、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在神经免疫和黏膜免疫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培养的学生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她对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定要多读文献,多学多看多实践。这既是她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董老师会定期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参加专家讲座,大量阅读文献,掌握兽医领域最新的动态,更好的发挥自己所学。她经常对学生说时代在一直前进,而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用知识丰富自己,用经历增长自己的见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趁年少,做好知识储备,才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助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董老师觉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要我们的思想紧跟时代步伐一直在进步,我们就是正青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5 CAU CV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学 网络技术中心 校备案号:305_1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