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牧实业、中牧国际、辉瑞、玛氏,当准备投身职场的毕业生们还在焦急准备简历和面试的时候,动医学院的毕业生孙海通已经收到了不少不错的offer。综合自己的兴趣所在与专业优势,在慎重的考虑后,他选择了进入国企——中牧集团国际贸易公司。据中国青年网报道,中国2013届毕业生人数近700万,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约30万,无形中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不少了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孙海通顺利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偶然,强劲的实力和充足的准备是他成功的敲门砖。在交谈过程中,孙海通逻辑清晰,才思敏捷,言语中透露出很好的自我修养。厚积薄发,砥砺前行——这是他给予自己的评价,也是他自我激励的信条。
积极尝试,找到自己的舞台
五年的大学生涯,孙海通是一个积极分子,曾经的国旗班班长,校元旦晚会主持人,院篮球队队长,动医084的班长……他在各类校园舞台上,都留下了自己深刻的脚印。在职业规划的选择中,他更是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进行了尽可能的尝试,在实验室里历练过,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进入国企、私企、外企实习,甚至在校园里自主创业开过小卖部。从大量的尝试以及丰富的经历中,孙海通实现了自我的成长,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清楚的认识,“我得到了一个结论,我知道了我要做什么。通过这些活动我充分了解了我自己,我是一个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一个思维还算有点逻辑,语言表达方面也不吃亏的人。但是在做一些缺乏创造性的工作的时候,我的优势不能够体现出来。于是我决定了,我要去找工作,我要在社会中历练自己。”就这样,孙海通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厚积薄发,砥砺前行
当问及找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孙海通提到了两个方面,可准备的工作,靠积累的素质。可准备的工作基于对求职企业的充分了解,包括及时了解就业信息,在了解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准备。说起需要积累的素质,“一定要有差异性的竞争,”孙海通强调“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你要有与别人不同的优势。”除了一个人的经历经验、形象气质等方面,孙海通尤其注重读书和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做事培养出的能力,不是能靠临场突击能够准备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在平时一点点积累起来。”注重积累的同时,他也是一个目的性十分明确且行动力很强的人,在谈话中他几次提到了目标和坚持的问题,“你可以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是在之后要学会总结,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如果你想好了要做什么,就付诸一切努力去实现他。”这便是孙海通用行动,对“厚积薄发,砥砺前行”的最好诠释。
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作为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继续追寻梦想的学长,孙海通总结了自己对大学的感悟,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了寄语“在大学期间有两个问题一定要搞明白,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谁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意思,你了解你自己吗?你有哪些优势?你了解自己吗?你想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就是说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去发展。这两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困扰了很多人,以至于到了毕业的时候还是很迷茫。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凡事一定要有详尽的计划,要分步骤。第一个阶段要收集信息,只有在一定的信息量基础上你才能说你了解这件事。而后通过信息,慎重地做出选择。一旦做出选择,目的性必须要强,要坚定地为这个目标而走下去。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一定要坚定,无论什么事情,做好了都会有成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