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消息

新闻消息

齐聚首春日和煦,观赛马人心尽欢

发布日期:2012-02-28 浏览次数:

2012年2月23日,进入校社团选拔试运行期的爱马者协会在前期准备好相关事宜后,由会长刘玥带队,爱马者协会13人一起参观了北京体育大学马术训练基地,随行的还有社团团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徐丹,对此次的活动进行考察评估,并最终决定爱马者协会是否有资格加入社团团工委大家庭。

经过去年12月份的申请答辩后,爱马者协会得到社团团工委的好评,并期待协会在试运行期间展现出爱马者的风采。会员们在得知进入试运行阶段时,也倍受鼓舞,期待着协会的进一步壮大和发展。

下午一点半,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在西北门聚齐。春风怡人,日光和煦,一行人乘坐特4路公交车到达北京体育大学。沿着清静平坦的道路,大家来到位于校园北边的马术训练集体。远远望见室内场馆上篆书的“马”字与场馆的棕色相得益彰,给人饱满可感,立体健壮的无限遐想。那是蓄势的宝马,亦有不动声色的飒爽英姿。场馆的边门开着,隐约看到里边有人在训练。当时大家都没有注意是谁,更没有想到要签名之类的追星举动,临走得知时竟留下了遗憾。

无视名人练马的我们径直奔向马厩,迫不及待地想一睹那些为国征战的马匹。它们战功赫赫,它们血统纯正,如帝王之家的大将军一般威武雄风。马厩大门面西而开,里面四方四正,周围中间各一圈。入门右走,便望见一匹匹高头大马伸颈而望,尽显陌生与疑惑的眼神。同学们多半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以往相隔甚远的赛马。赛场上的,电视画面上的,都不如那近在眼前的亲切。在老一辈马协成员的带领下,大家徐徐接近,亲亲抚摸。马儿的眼神也渐渐温柔,在同学们的抚摸后高兴地晃晃头,嚼嚼嘴。在马兽医高翔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马的名字,了解了马的习性。它们的国籍,它们的出身,它们的辉煌,都如一部部史诗般从高兽医嘴里姗姗道来。又从马厩即将出去训练的,也有刚训练完回来。它们的生活如同国家队运动员一般有规律。兴许也有我们看不到的单调和苦涩。在高兽医如云的辉煌故事里,也有马儿的病痛和无奈。这些复杂的情感,如同我们那年得知桑兰受伤,维维安·福猝死。那最真实、深刻的感情,或许只有不畏严寒酷暑的骑手知道,只有带伤上阵的马儿知道。有限的辉煌背后,更是他们无尽的伤痛。对于爱马者来说,参观的背后也有他们抒发不尽的感情。

在马厩的东北一隅,修蹄师正污衣披身,器械在手地给马儿修踢。同学们围站在修蹄师和马儿周围,听着修蹄师讲解他们每日的工作。修蹄师每天给两匹马儿修蹄,修蹄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是除蹄:将马的一条后腿用绳子固定在架子上,然后用钳子拔下马掌上的铁钉,取下先前钉上的已经变形的马蹄铁;其次是修蹄:将马蹄上的厚茧除去,若马蹄面不平,还得用锉刀锉平;选择适合的新马蹄铁;将马蹄铁钉在马蹄上,钉子至少5厘米长,只嵌进趾甲中,不会伤及马;最后一步是收钉尾,将露出马蹄的钉尾剪掉。修蹄师凭借对马儿的热爱,便把生命和马儿联系在一起。看完修蹄后,高兽医还带我们参观了一匹小马驹。小马驹果然颠覆了我们之前的想象,实在是小。古人有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看了小马驹,不禁感慨,瘦死的马儿没有金毛大。不过它实在小的可爱,小的动人。同学们久久不能离去,拍照,抚摸地游戏了好一会儿,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马房。告别高兽医之时,他告诉我们室内马场里奥运冠军许海峰正在训练。同学们惊呼之余便匆匆告别了高兽医,直奔室内场馆了。只可惜我们去场馆时,现代五项的运动员已经开始训练,没有办法接近边门了。会员们的兴奋最终只能化作撑开会旗后合影的微笑,将遗憾留在凝固的照片上了。

活动结束后,团工委组织部副部长徐丹表示活动真的很好,希望协会继续努力,为农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会员们也纷纷在自己单独与马儿的合影下留下了自己的感言。会长刘玥也颇有心得的写下:万物有灵且美,万物既渺小又伟大!希望爱马者们能通过协会的一系列活动感受到马儿的美好灵动,都有自己的收获。也希望协会顺利通过试运行,大家一起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儿、马文化,爱马、爱动物!

(编辑: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