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14日,我院赴甘肃兰州实践小队为深入调查、研究农业区域循环经济奔赴甘肃省武威市,进行了第二轮的实践。
武威古称凉州,是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六朝时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唐初的大凉都曾在此建都,以后历为郡、州、府机关所在地,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是“丝绸之路”的要隘,一度成为北方的佛教中心,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为国家文物珍品。武威是“世界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
13日上午,小分队到达武威市农牧局,了解在甘肃区域循环经济中武威市农业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收集了近两年武威畜牧业的发展数据及之后的发展规划。武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也是全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但面对区域循环经济的落实,相关部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队长柴宏宇与畜牧兽医局赵局长认真探讨了如何将循环经济中的要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落实下去的问题。之后,实践小队向武威市农牧局相关领导捐赠了农业科普挂图。
14日上午,队员们早早奔赴位于武威市王景寨的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具体了解在农业区域循环经中落实的项目。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河西内陆河流域人口最多、经济社会发达、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用水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水资源对社会发展制约性强的流域。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已严重超载,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进入下游民勤绿洲的水量逐年锐减,致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退,绿洲萎缩,进而引起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的扩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石羊河流域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地区问题,而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全局性问题。温家宝总理对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非常关注,先后14次批示,明确指出“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8月8日,党委书记瞿振元考察石羊河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时殷切希望,要“把石羊河试验站建设得更好!”
队员们在试验站郭博士的陪同下,参观了苹果树耗水规律与灌溉制度试验田,气象观测场等十多个实验项目,还与郭博士讨论试验站对于武威市开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认为武威市要改变小麦与玉米单一的种植模式,在保留够人、畜需要的基础上,添加种植节水经济作物,并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给予最够的用水保障。这样,即保证了作物—畜禽—沼气—作物的农业循环的模式,也最大限度的为下游节水,是民勤县的沙漠化得到缓解。之后,队长向试验站赠送了从农大带去的纪念品,并希望这里的师兄师姐们和所有农大学子以“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自励自勉!
此次实践虽短,但收获颇多,队员们对甘肃区域循环经济今后的发展都充满了期待!
(编辑:赵慧丽) |